46698
秘密数量
4965
记录天数
1年前 Mars

「女孩,男孩,和朋友」前传

「滤镜」
在进入这个故事前,有三个滤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吃瓜品茶。一是「自恋型人格障碍」。在这种心理状态下,人们沉浸在自我膨胀的幻觉中,渴求过度的关注和仰慕,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问题,对他人缺乏同理心。但在这种极度自信的面具背后,是连最轻微的批评也容不下的脆弱的自尊心。二是「投射」,一种心理防御机制。它指人们主观地将属于自身的不良思绪、动机、欲望、和情感等赋予他人,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错归咎他人,从而得到一种解脱。这是偏执症的一种原始形态,实例包括投射负罪感、细数自己的苦难、指责受害者、霸凌等。三是「煤气灯效应」,一种通过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而进行的心理操控。操控者通过长期将虚假、片面或欺骗性的话语灌输给受害者,从而使受害者开始怀疑自己,质疑自己的认知,以控制其思想和行为。

「太初有道」
全服新开的时候,没开学的大伙一起聊天,相处融洽。初来乍到时「朋友」虽然有点自我为中心,但总体是个非常友好的女孩子,会「爱的轰炸」模式全开地向大家问好私信道晚安。这样自带老大buff的「朋友」集结五人组了成了「幼稚园」。「幼稚园」成立时本是闺蜜团,但发展了几天新人后就成了「朋友」的后宫团。同时,她的自恋情结也慢慢地浮出水面,甚至偶尔会有「闺蜜」登上她的号、用和她一模一样的口气赞美她有多优秀。「幼稚园」的大家大多是彼此真心对待的女生,对这种转变并没有表示什么异议,也会真诚地赞美「朋友」的优秀。

「耶利哥城之役」
这时,服上有素质差的人对「幼稚园」展开了言语攻击。毫无疑问,错在攻击方,不过这不是重点。吃瓜群众觉得有意思的是「朋友」是如何应对这次攻击的。攻击方针对的是「幼稚园」全体,而把对方骂退的园方主力(方主力)是「老司机」。事后无论是「幼稚园」还是吃瓜群众都纷纷表示「老司机」好棒请收下我们的膝盖。在这样以「老司机」为中心聊了一会儿后,不再是关注焦点的「朋友」坐不住了,宣布「这事是因我而起(并不是),有什么事冲着我来(攻击方已经(方已经)下了)」。在成功地把「幼稚园」的注意力从「老司机」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后,「朋友」开始了她「唯一受害者」的表演。在「朋友」的叙述里,对方攻击的是她本人而非「幼稚园」,而善良的大家信以为真,开始安慰受伤的「朋友」,并发誓要守护她。经过了这一役的「幼稚园」更团结了,而且都被绕进了「朋友」的叙述:有人看不惯【我】,要攻击【我】,最容易受伤的是【我】。

「朋友」vs「水果」
「朋友」自称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、徒弟和爱慕者数不清的高一(之后改成初二)作家,早期每天早晚会定点来讲自己写的故事。「朋友」的故事无外乎是吃遍人仙妖三界、(有时连女主名字也)自我带入的万人迷故事。故事质量与本叙述无关,此处不发表评论。「朋友」讲故事的时候,幼稚园的大家都会努力让服上其他人不要插嘴。「水果」是「幼稚园」初始成员之一,是个敏感善良的女孩子,似乎出过书在班里传阅,有时也会在服上发自己写的故事。在「水果」发故事的时候,虽然没人帮她维持秩序,但大家还是有在认真听,而「朋友」会半开玩笑地说「水果」这人「真能讲」、「怎么还在讲」之类的话。这时的「朋友」被大家捧在手心有点飘,日常贬低他人以拔高自我价值,别人无论说什么她都要插一句自己天生的、拥有的、能做到的更好,自己的苦更苦,甜更甜。有一天,「水果」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相处模式的不适,而「朋友」对「水果」的表达采取冷处理。「水果」表示自己要退,「朋友」表示决不挽留。不到半天「水果」就回来了,而迎接她的是傲慢的「朋友」。「朋友」表示她知道「水果」不是真心想走,只是在作,当初挽留「水果」的话只会让对方更矫情,但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大度人,已经准备好原谅「水果」了。「水果」迫于压力在道歉后回归,而「朋友」加深了对她的冷暴力。

「二十八」
「幼稚园」的人渐渐多了起来,常常会(常常会)和吃瓜群众们一起玩刷起屏来节奏很快的狼人杀、接歌词、接成语之类的游戏。有一次「朋友」在大家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上线冒了个泡,不幸被刷没了。这让「朋友」大发雷霆:好啊,反了你们了,一个二个都不理我,那我退游!于是所有人都停下了游戏,开始安慰「朋友」,说大伙不是故意的,并邀请她一起来玩。这让成为焦点的「朋友」变本加厉地攻击刚才没有看到她问好的「幼稚园」成员,表示几百个人宠着我的qq微信群我有一堆,你们对我这么差,我凭什么天天上来低眉顺眼地受你们的气,放话「没了我看你们幼稚园怎么办」。这时刚因退游被指责矫情的的「水果」看到「朋友」的退游表演有点emmm,而「老司机」在劝了半天无果后让「朋友」别作了。这是「朋友」第一次被幼稚园多人质疑,而自恋的她怎么能接受在公共场合这样被批评呢?于是「朋友」开撕「老司机」等让她别作了的「幼稚园」成员。此时服上几个莫名其妙被打断游戏的吃瓜群众也出来声援「老司机」,在服里刷起了自恋方面的(方面的)文章,纷纷表示表示「老司机」和「水果」才是好人呐。「朋友」揪住好人二字不放,说「幼稚园」的大家你们看看,吃瓜群众说我是坏人,说你们是坏人呢,成功把「老司机」等人vs她的矛盾转移成了「幼稚园」的我们vs「吃瓜」的他们的矛盾。「幼稚园」开始了团结的守护「朋友」模式。

这时「朋友」开始了大型心累表演,大概就是「唔……哥(精分哥大概在这时期登场,和之前自称登「朋友」号的闺蜜一个路线)……我好累……想离开了……可是……幼稚园……唔……不行……」,而「幼稚园」的大家被绕进了她的逻辑,真得相信了错的是自己,而不是作的对方,于是开始向「朋友」道歉,挽留她不要走。「朋友」又说「我宣布……」,这时大家都心碎了以为她真要走,而她宣布的只是认命自己闺蜜为「幼稚园」二十八号,因为二十八是对她很重要的数字。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,纷纷对「朋友」表白。雷声大雨点小的信任危机结束后,「幼稚园」对「朋友」更为顺从,不敢不问好不道别,就算玩着游戏到一半时「朋友」上线也要中断并迁就她心情。而「朋友」在吃到了「退游=全服暂停赞美劝留」的甜头后开始了她每天威胁退游的表演。同时,她怎么会忘记或者原谅「水果」和「老司机」对她的挑战、更何况被吃瓜群众称为好人呢?这次事件后,「朋友」在「水果」的基础上开始了「老司机」的冷暴力。她一边表现出自己随遇而安不记仇已原谅的高姿态(高姿态),一边冷淡疏远她们,趁她们不在线时冷嘲热讽。「老司机」和「水果」大概在这时就慢慢淡游了。

「男孩I」vs「男孩II」?「朋友」vs「水果」II!
「朋友」为自己打造的人设降服了「幼稚园」的男孩女孩们,特别是初中的「男孩I」和四年级的「男孩II」。「二十八」事件发生前,二人和「水果」都是朋友。在「水果」淡游后,「朋友」偶尔会流露出一丝对「水果」的怀念以维持自己的大度人设,之后再拐弯抹角地大篇幅抒情「水果」负我来卖惨。这种心机年纪小一点的「男孩II」完全没注意,而「男孩I」却把她对「水果」的态度放在了心上。在「水果」偶尔上线时,「男孩II」和老友聊得热火朝天,而「男孩I」完全忽视「水果」,并句句话不离「朋友」。之后「男孩I」和「男孩II」同时对「朋友」表白,让「朋友」做出选择。「朋友」选择了「男孩I」,表明这是因为细心的他观察到了自己对「水果」的态度,并加入了自己的冷处理队伍,顺便开始新一轮(新一轮)的「水果」负我表演。这样做无外乎两个目的,在「男孩」中选个会察言观色对自己上心的,在「幼稚园」中暗示大家一起冷暴力「朋友」不喜欢的人。由于「幼稚园」大多是友善的女孩子,和「水果」有真交情的朋友,这种暗示当时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。「朋友」把「水果」从「幼稚园」除名,并把她之前的编号给了「男孩I」。

「男孩III」
「朋友」选择「男孩I」并不代表确立男女朋友关系,二人只是天天在服上开个小车再小打小闹被大家起哄一下。「男孩I」开学了要回学校,只能周末上线,让「朋友」开始了对「男孩I」对思念。这大概是「朋友」开服以来第一个真心的感情了,在「男孩I」不在的时候天天呼唤想他。这种思念大概持续了半周,因为这时「男孩III」,即2381810813口中的「男孩」登场了。「男孩III」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,具体表现为不好好说话,迅速吸引了「朋友」对注意力。「男孩III」一上来就撕「朋友」作消遣,「朋友」当即撕回去,并在发现对方是男生时问对方「要不要加我qq看我照片」。看了照片的「男孩III」私信「朋友」说「你这么美我怎么舍得骂你」,而每次「朋友」在服里发作时,「男孩III」会告诉她「别说了友」。这些话让「朋友」觉得「男孩III」是真正关心她、不想让她伤心的人,而这些话都被她当作高档狗粮撒在了服里。二人开始明里暗里地暧昧,「朋友」也把「男孩III」定成了「幼稚园」对她最重要的二十八号。有人要问了,在「二十八」事件中,「朋友」不是一个大喘气把这个对她最重要的数字给了她的闺蜜么?不要在意这种前后矛盾的细节,否则人设就垮了。

「男孩I」vs「男孩III」
「男孩I」在周末上线了,并给「朋友」发了他的照片。说到照片,「朋友」在服里的照片并不是本人。当「幼稚园」的大家问起头像好美是不是本人时,她来了个「嗯,你说呢?」「朋友」看了「男孩I」的照片后随即表示「啊,男孩I的颜,爱了爱了」,开始和「男孩I」开小车小打小闹撒狗粮。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「男孩III」此时三个字重复了一遍又一遍:「你是谁」。这个问题到头来并不重要,因为「朋友」很快就发现「男孩I」是盗图发给她反照骗,于是暴怒地把对方甩了,回到了「男孩III」的慰藉中。和之前的那段关系类似,二人也没有马上确立男女朋友关系,而是慢慢地暧昧磨合。

「女孩,男孩,和朋友」
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,在男女关系中的「绿茶」和「白莲」都是伪命题,是对女生选择自由的打压,也不是「朋友」或是任何不(任何不)想在感情上过早做出选择的女生可以被攻击的点。然而,在闺蜜关系中两面三刀的态度就让人emmm茶香莲香了。这正是「朋友」接下来对「女孩」所做的。这件事「女孩」和「朋友」都从自己的视角讲过。从吃瓜的视角来看,「朋友」把「女孩」卷进了他们为证明自己真爱至上的虐恋闹剧中。虽然「女孩」一开始不敢相信「朋友」的背叛,而且真要和「朋友」公开对峙起来「女孩」压力也很大,但「女孩」还是勇敢地揭穿了「朋友」的虚伪。「朋友」先是否认,表示「女孩」误会了自己的关心,看「女孩」并没有被她的逻辑绕进去后反咬一口,泼骂女孩嫉妒自己,破罐子破摔地炫耀自己才是「男孩III」的真爱。而当「女孩」不在线时,「朋友」对着「幼稚园」众人卖惨,污蔑「女孩」不讲理追着自己不放,还表示她「混社会的朋友」看了她的聊天记录要帮她出头,被她好心拦下了。讽刺的是,「朋友」这次卖惨的听众之一正是回归的「水果」,也是服上最早遭遇她冷暴力的人。有点好奇「水果」对「朋友」的叙述信了几分,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。

「后记」
我看到「女孩」后续的纠结时,一直有在内疚自己没能在「男孩III」答应她表白的时候提醒她一句。当时我觉得一个吃瓜群众不应该插足,也许我对「朋友」和「男孩III」的关系看走眼了,也许我不在线的时候「男孩III」和「女孩」发生了什么,毕竟什么样的反社会才会这样来玩弄人。现在回想起来,反社会人格和自恋型人格往往是相辅相成的,他们做出这种事情并没有什么奇怪。「朋友」能作成这样,除了上期说的几项原因外,还有她十级的「煤气灯」式心理操纵,具体表现包括混淆视听,坚持错误方在你,在你不接受她的歪曲事实时攻击你,和别人一起针对你,却又要和你建立依赖共生的关系;而受害者会感到自己被对方固执地带向她所预期的方向,总觉得她说得不对又无法表达哪里不对,通常要到事情结束后才发现她的不对劲,循环往复慢慢会变得怀疑自己,不知是否该相信自己的记忆。如果无法避免和对方相处的话,希望「女孩」和未来的「女孩们」能察觉「朋友」的操控,相信自己的记忆和客观分析能力,并建立自己的社交和支持系统。至少我会支持你的。

发表评论